活力中国丨在数字化浪潮中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日期:2023-01-12   浏览:1341   来源:党政干部培训网  返回列表

一秒钟可以干什么?

在汽车生产线上,利用 AI技术,1秒钟就能完成全车车灯质检。

在“智能工厂”里,可以完成十台机器的测试运算。

电商平台上,当消费者点下支付的一秒钟,后台完成了17亿次计算,有超过3000个快件进入到了寄递渠道。

今天,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中国。新春前夕,总台多路记者奔赴工厂农村,平台企业,去感受这数字新动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蓬勃活力!

办公楼里的“数字”活力

夜晚的杭州阿里云谷园区,办公楼依旧灯火通明,不少人还在忙碌着。讨论方案、敲代码、打电话、开会、连线,一层楼里,几乎每个工位,每个人都在忙着工作。他们被称为行业解决方案研发工程师。虽然工程师们坐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可每个人身后,都牵引一个行业、3到5家工厂的数字化转型任务。这也意味着,工程师每天要处理2800多亿条数据,调用3万多次智能算法接口。

虽然已经是晚上十点钟,办公室里还是依旧繁忙,但负责人告诉记者,再过两天,这里就没有这么多人了,因为他们中很多人要去工厂一线,去参与数字化改造,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在加速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数字化让水泥厂越来越智能

在安徽芜湖的水泥公司里,工程师们正在将原料仓库改成无人车间。在水泥生产线控制中心,工程师们正在对操控生产线的“大脑”——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师告诉记者,有了这套新的数字化系统,可随时监控产线状态,并及时自动作出专家级的精确调整。不仅可以降低24%的人员劳动强度,还提升产品质量,产品标准偏差降低了43%。

如今,无人驾驶的矿车和挖机在矿山上有序的开采,检测线全自动24小时自动检测原材料的成分,水泥生产线每几分钟就自动微调一次参数以保持最佳的状态,一颗“工业大脑”在这里正越来越健全。这个水泥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工厂,实现了水泥制造全流程过程智能控制,使劳动生产力提升20%,综合能效提升3.5%,生产效率提高6.6%。

景德镇陶瓷产业

有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江西景德镇的这家陶瓷企业,虽临近春节,却依旧十分忙碌,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上个星期刚接到的一批300万的订单。一个订单就相当于他们以往半年的产值,之所以能接到这个大单子,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一个平台上找到了好的设计资源。这个平台,正是当地政府联合海尔卡奥斯打造的全国首个陶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上汇聚了300多位知名陶瓷大师和陶瓷设计团队,这家陶瓷就在平台上对接到了北京的一家陶瓷设计机构,通过出色的设计方案,成功拿下300万的大订单。除了共享设计资源,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围绕陶瓷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穿针引线。也就是我们通过平台赋能陶瓷产业订单、设计、制造、采购、物流、交易等各个环节。

目前,中国陶瓷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了超1.5万条陶瓷资源数据,已吸引1万家产业服务商、300余位陶瓷大师及3000余家全国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平台。未来,平台将不断整合、共享行业生态及资源,赋能陶瓷产业发展体系新模式、新业态。同时,通过不断强化平台赋能价值和能力,服务更多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平台从服务景德镇走向服务全国。

“智能工厂”开启未来工业新场景

在江苏南京,这家生产5G智能装备的企业,出货平台异常繁忙,但制造车间却“黑灯瞎火”。这个用5G技术生产5G装备的工厂,基本实现了无人化。工厂产出提升113%,交货周期缩短42%,产品上市周期缩短17%。像这样的数字化智能工厂在江苏不在少数。

这家位于常熟的电路板制造企业,让机器深度学习生产检验人员的技能,练就了“火眼金睛”。在生产车间,每一片电路板都需要经过质量检验,但是传统的质检设备存在误报率高的问题,有时甚至达到了70%以上,为此产线必须依靠人工进行二次复判,耗费了大量人力。而用上人工智能,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了。

“鹅脸识别”“智能种菜”

农业正在更“聪明”

在广东汕头后洋堤村最大的养鹅场里,养殖户金书涛十分忙碌。与往年相比,今年他从容、安心了不少。原本最担心的病鹅问题,被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覆盖整个养鹅场的摄像头、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控鹅的状态,发现呆头鹅、发烧鹅,手机里的小程序就能第一时间提醒。鹅场的温度、湿度甚至是PM2.5指数,都能随时掌握。它可以做到一天24个小时监控养殖的实时情况,鹅的存活率提高了30%。

解决养鹅大难题的,是一群00后大学生。计算机、人工智能怎样和农业生产结合?只有到了现场才知道有多难。4000只鹅的养鹅场,随处可见3厘米厚的鹅粪,监测鹅脸才只是第一步。要在一张满是鹅脸的图片里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到呆头鹅,就要经过大量的人工标注。6000张图片、30万只鹅的标注,全部标注完足足用了10天的时间。

当00后大学生用代码解决养鹅难题时,在山东寿光,数字技术已经让一座座蔬菜大棚变成了“绿色工厂”。

穿行在寿光市智慧农业科技园的玻璃温室内,一个个模样、功能不一的机器人正在有序作业,而发布各种“指令”的是机器人“小金”,它的后台系统已将相关种植标准数据录入其中,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数据化,通过温室的2000多个监测探头,收集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各类数据信息。获得了数据,这个程序就知道外面什么情况了,棚里啥情况,植物已经种植了多长时间等等,系统根据这些条件来做出分析判断,是否科学,是否正常。

探头收集的数据经过后台系统处理后,还会生成指令反馈给分布在园区内的20多台多功能机器人,机器人收到指令后进行水肥控制、授粉、采摘、分拣、巡检等工作。科技的赋能,让农业从生产、采摘到销售实现全流程智慧化管理,蔬菜之乡开启智慧农业的新路径。

创新引领!数字经济正焕发勃勃生机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里,建设热火朝天,近二十个企业总部项目都在加紧建设,在距离不到4公里的地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重大创新研发平台——琶洲实验室里,同样一派繁忙,研发人员正在围绕类脑智能、大数据应用等前沿技术和产品进行研究。超过50个科技重大项目,都在加速推进,瞄准的是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的“卡脖子”难题。

与此同时,基础科学研究的产业化转化与应用也在同步进行,15个创新成果正在加速转化。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创新研发的引领下,目前仅这一个试验区,已经形成数字家庭、集成电路、健康产业等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带动区内注册企业超10万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超过1万家,正在成为我国数字领域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示范区,引领中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岳群 丁雅妮 朱继华 李唐 宋建春 高珧 严逸伦 罗平章 梁启鹏 黄东旭 湖北台 江苏台 南京台常熟台 安徽台 芜湖台 江西台 寿光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一篇: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下一篇:山东日照海域一油船爆炸15人获救2人失联>
0.076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