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乡村设计点亮生活(坚持“两创”书写史诗·新征程新辉煌)
 日期:2022-11-20   浏览:1591   来源:党政干部培训网  返回列表

核心阅读

近年来,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不断成熟,实践更加丰富,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物心俱丰、美丽宜居的空间。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正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优质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的动能。

从艺术设计到美术创作,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一代新人正茁壮成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变为现实。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漫步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厅,兼具形式美和功能美的豆腐工坊,由废弃老屋改造的供村民休憩聚会的竹篷乡堂……100个扎根中华大地的设计创新案例,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其中,丰富多彩的乡村建设案例尤为引人瞩目。

新时代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广大美术工作者、设计师、建筑师共赴田野,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许多富有创新性、艺术性、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广袤的田野大地上徐徐展开。

改造美丽宜居空间

植根于乡土传统、交融于乡村生活,近年来,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不断成熟,实践更加丰富,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物心俱丰、美丽宜居的空间。

系统化的设计改造,让传统村落“活”了起来、“火”了起来。经过系统性梳理、修复、改建或新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板万村,如今成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与青山相融,如诗如画;凉亭、小广场等新公共空间,增进着村民之间的交流;布依戏文化传承基地、戏台、土陶窑等,传承乡土文脉,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设计师的改造,激发了古村落的活力。这样的精彩,在越来越多的古村落上演。像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拯救老屋行动”、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等,使古村落一跃成为宜居宜游的新农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大为提升。

可持续设计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激活乡土文化和公共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经验。曾经以煤炭开采为主的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大南坡村,一度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发展瓶颈。为帮助乡村成功转型,设计团队遵循“不修饰、不掩盖,新与旧对比,让时间在空间里沉淀”的乡村美学理念,挖掘当地风物资源和乡土特色文化,改善村落景观,还通过书店、展馆、游乐园等公共空间营造,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以“长效设计”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美学经济”。在其他许多地方,经过设计改造的村民活动室、村民议事中心等公共空间,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纽带。

更多设计师通过“针灸式”改造,培育文明乡风,赋彩乡村生活。作为“花火计划”公益建造项目的新一站,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设计师把12辆废弃共享单车变成了梦幻的“旋转木马”,孩子们通过参与搭建体验到创造的美好。同样变废为宝的故事还发生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大别山区,设计师用建房剩下的水管拼接成的装置作品“白日梦蓝”等“大玩具”,也备受儿童喜爱。与乡村生态相和谐的精细化设计,让乡村生活更具美感、更有温度。

这些实践表明,设计师、建筑师正以不同于城市设计的方式进行乡村改造,在感知乡村生活、体认乡土文化、考虑村民诉求的多重思维下,整体地、协调地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功能。

激发乡土文化活力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正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优质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的动能。

振兴传统工艺步伐加快,“乡土制造”创新风尚形成。随着“生产性保护”理念不断深化,上百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应运而生,10余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陆续设立,乡村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挥领军作用,不仅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积极助力乡村建设。还有一些地区制定有关政策、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非遗对接现代生活,彰显非遗新魅力。在贵州,有的企业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模式,以农民为创作主体,让苗绣、蜡染等传统手工艺成为生活时尚,部分产品还登上时装舞台,带动了当地就业。在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中,处处展现着传统技艺、传统图案融入生活的精彩。

巧用乡土资源,增强文化认同,为乡村发展赋能。有的设计师以服务型设计“扶志、扶智”。比如四川美术学院教师或为村民开办扎染艺术培训班,或和当地群众共同打造“艺术稻田”、漆艺工坊等。有的设计师以赋能型设计,激发村民创新创造活力。比如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王店镇樊家湾,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地设计开发新石艺,带动村民参与创作,传承该地的传统技艺。

还有一些设计师着力探索“空间+产业+社群”多层面设计,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设计师将老糖厂改造为集自然、工业、建筑、历史之美于一体的艺术主题酒店。此后,当地在此开展艺术家驻地计划,同时举办古法制糖、扇子彩绘、画展、摄影展等活动,让当地人气越来越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长埭村,通过村企结对、校地共建等途径,探索出“茶+艺术+数字”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艺术人才的引进以及美育惠民培训等活动的开展,实现了“艺术融入乡村,让乡村生活更艺术”的目标。

在社会实践中,设计师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愈加深入。乡土文化滋养着艺术创作,艺术又丰富了乡土文化内涵,艺术与乡村形成良性互动。

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为繁荣艺术创作,2013年国家艺术基金成立,其中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就包含了乡村振兴相关的人才培养。2015年,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振兴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吸引百余所高校参与,培训传承人群超10万人次。该计划在提升手艺人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培育地方特色品牌、激发传统工艺活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艺术院校积极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力培养非遗保护高端人才,建立校地合作,组织策划技能实训、创意设计、交流对话、艺术节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教育支持和人才支撑。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艺术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为抓手,重点为乡村青少年美育提供方向指引和专业指导,以提升广大青少年美学素养。中国美术学院实施“千村千生”基层服务计划,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创作和教学主张,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社会网络,实现艺术教育与乡土社会双向塑造、互相成就。

广大美术工作者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仅把创作留在田野大地,送到村民手中,还绘就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乡村振兴题材美术作品。油画《智能农业园》、版画《秀美家园、悠悠乡思》等作品,精彩呈现乡村新画卷、奋斗新舞台。

从艺术设计到美术创作,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一代新人正茁壮成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变为现实。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病毒学家金冬雁:“二十条”是往可持续的防控方向走下一篇:“科学、科创、科普”2022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0.114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