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实干看津朝】支撑引领,滨海新区“引擎”全开!
 日期:2023-03-11   浏览:1479   来源:党政干部培训网  返回列表

3月5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天津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提出“要充分发挥新区综合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更好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担起支撑引领之责,承载厚望。在万物竞发的大好春光里,滨海新区正以奋进的姿态坚实起步,展现出攻坚克难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的坚定决心。

产业创新发展 滨城“引擎”全开

3月3日,滨海新区迎来企业上市开门红,集成电路行业重点企业天津金海通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天津市开年第一家上市公司;2月3日,滨海新区春季12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208亿元,涉及创新平台、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领域;不久前,总投资20多亿元的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新车型技术改造项目开工;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天津生产厂成品车间扩建项目奠基;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智能装配中心项目开工......

好消息接连不断,滨海新区开局就跑出了发展“加速度”。自身足够强大才能顶得上、托得住、担得起。狠抓招商引资,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切实发挥好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取得实在成效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一名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我深深体会到近几年发生在我身边的变化。现在,滨海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速构建。有这样一组数据:2022年,新区加快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1.1万亿元,累计获批9个新型工业和示范基地、12家国家级单项冠军、22家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速集聚服务业新业态,飞机租赁业务总量突破2000架,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区,商业保理资产总规模跃居全国第一。”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院长冯雷鸣指出,“目前,滨海新区已构建了信创产业先发优势,成为天津市信创产业发展的主要集聚地和龙头,也是目前全国信创产业链条最全、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区域之一,航空航天也已经成为主导产业链之一。新区要继续增强集聚高端企业和人才资源能力,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招智引资,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

“今年,我们围绕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谋划了‘八大工程’,包括32个子项、178项具体任务,梳理重点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9680亿元,谋划储备项目48个、总投资2326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表示,“力争到202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和天津发展全局中,更好发挥先行先试和支撑引领作用。”

大胆试 大胆闯 勇于试制度探新路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海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先试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齐成喜认为,“天津滨海新区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先试示范区,就是通过政策引领、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开放探索,在高质量发展、区域治理和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在全国同类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为京津冀地区通过协同发展顺利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示范引领作用。”

几年来,滨海新区持续深化改革,280余项改革举措“掷地有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企一证”综合改革、“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税种综合申报……利企便民,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但这些远远不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滨海新区需要继续大胆试、大胆闯,革故鼎新,在一次次探索实践中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径。

2月25日,《滨海新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春笋行动”实施方案》出台,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支持、要素保障、成长激励等体系提出24项重点任务,诸如每年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加强科技赋能、用地保障、人才支持、金融支撑,推动民营企业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开拓市场、组团发展。预计到2027年,滨海新区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较2022年增长10个百分点,在册民营企业总数达22万户;3月2日,《滨海新区深化产教训融合发展加强新时代“技能滨城”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出台,旨在加强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制造强区和创新立区提供人才支撑。预计到2027年,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1万人以上……

冯雷鸣说道,“滨海新区就是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试、大胆闯,精准施策,深化自贸试验区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积累总结经验,稳步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系统构建‘五个自由、一个安全有序流动’创新体系,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打造‘一基地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

江浩然委员也提出这样的建议,“要支持滨海新区更高水平开发开放。支持在滨海新区‘设立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和‘在滨海新区实行内外资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比例管理规则’;更大力度支持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支持滨海新区深化高水平自贸制度创新,高标准落实RCEP经贸规则,支持特色‘融资租赁+维修再制造’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共享共用,推出更多‘同事同标’‘政务通办’事项,探索建设京津冀跨区域协同创新片区。”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绘就美丽滨城新图景

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民造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一直是滨海新区的“心头要事”。

长19.2米,高10.88米,单面面积约209平方米……近日,在天津经开区“于响”片区,一块巨大的LED屏幕亮相于家堡滨河公园河畔。春节期间,不少市民专程前来围聚在这天津市首块8K超高清大屏前,沉浸式欣赏春晚节目。

一块屏幕的故事,也是“于响”片区打造成为高品质“滨城”城市客厅的缩影。一个有产业、有生活、有人气的朝阳之城正在“滨城”核心区冉冉升起,“于响”片区开启了全新发展篇章。

新年伊始,滨海新区出台支持滨城核心区于家堡—响螺湾片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社会事业配套、人口人才导入等方面发力,打造新时代美丽“滨城”核心区升级版。

经开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曹红钢说:“我们加快推动重点跨海河桥梁建设,3年内将核心区主干路网全部连通;强化完善教育配套,年内启动和平保育院滨海分院建设,全面加速耀华中学、岳阳道小学、华东师大附属学校建设,形成‘名校矩阵’。同时,完善医疗配套,积极引进国际化医疗康养机构,设置区域健康管理中心,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泰达样板。”

未来,约6.1平方公里的“于响”片区将重点发展科创基地、现代金融、新经济、新商贸等新型业态,打造“滨城”城市客厅、现代金融中心、新经济总部基地,力争到2025年,年均GDP增速不低于20%,就业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成为滨城“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单泽峰代表表示,以于家堡、响螺湾、MSD及海河沿岸区域为重点,新区制定了落户、购房、产业导入、综合配套等一揽子支持政策。还将以蓝天、碧海、绿地为底色,塑造城市主色调,打造功能资源聚集、形象标志明显的城市中心区。加快完善南北“两翼”公共配套设施,启动团泊公路、太沙公路、太沙路北延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动汉沽区域老旧燃气管网改造,提升“两翼”城市功能。

“未来几年,我们还谋划了超5700亿元的美丽‘滨城’建设‘十大工程’,今年将实施206个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投资481亿元。”单泽峰代表说,“我们将坚持港产城融合、组团发展、职住平衡和城乡一体特色,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来源:津云


<上一篇:评论君聊两会|文化服务更贴心人民生活更美好下一篇:泉城“金街”向新而行>
0.147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