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兴安盟百年“绿色古董”重焕生机:村民返乡创业锁住浓浓乡愁
 日期:2022-12-12   浏览:781   来源:党政干部培训网  返回列表

图为海力森嘎查村民打扫改建民宿。李敏摄

中新网兴安盟12月10日电 题:兴安盟百年“绿色古董”重焕生机:村民返乡创业 锁住浓浓乡愁

作者 张玮 伊秀秀

虽已是寒冬,但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海力森嘎查的村民“冬闲”并不闲。

改建民宿、研究菜品……为明年旅游季开门纳客做足准备,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的兴安盟,一大批古树在岁月流转与历史变迁中得以完好保存,如今它们重焕生机,帮助当地的老百姓振兴乡村绿色旅游,也帮更多人锁住了浓浓乡愁。

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兴安盟已掌握的单株古树名木共有642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641株;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的名木1株。“年龄”最大的两株古树分别为510岁和505岁。

位于海力森嘎查的486株百年古榆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主角”。

每年进入春季后,海力森嘎查溪水欢唱,百年古榆交织其间,相映成画。

图为树龄为510年的古榆树。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2021年前,当地政府对这片古榆树林既珍惜,又发愁,不知该如何保护利用它们。直至中国传媒大学帮扶团队提出依托古榆树做文旅文章。

2021年夏天,通过对海力森嘎查的古榆树进行造影、定位,它们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同年年末,海力森嘎查开始规划建设文化旅游村项目。

嘎查里的产业环境逐渐形成,外出打工的村民也愿意回流建设家乡。

在城里做了七八年大厨的苏日嘎拉图听说家乡建起了“旅游村”,便毅然辞去工作,回乡在自己家院子里搭起蒙古包,开起了牧家乐。

发展民宿经济新业态对于海力森嘎查的村民来说是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从完善升级硬件条件入手,村民们对自家进行室内翻新,购置住宿用品,升级室内外装扮,平整院落、硬化地面……

图为三角山哨所旁的樟子松。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村民和平也将自己家的房子改建成了民宿。“以前农闲时我要外出打零工贴补家用,花甲之年的母亲和正在上学的女儿没人照顾,现在经营民宿,既能守着家人,又能赚钱。”

和平给自己家的民宿起名为“榆税安好”,取“余岁安好”的谐音。

今年10月份,和平的民宿试营业,“虽然经营时间短,但是效果不错,接到不少订单。”

看着弟弟回乡创业初见收获,和平的二姐包红兰也结束了外地打工的生活,回家自己做了老板。她用自己亲手绣制的蒙古族刺绣作品装饰民宿,极具特色。

“我是在这些古榆树的陪伴下长大的,曾几何时,几个小伙伴围着嘎查里最粗壮的老榆树捉迷藏,也曾傻乎乎地趴在树根上数年轮……”回忆起童年的美好记忆,包红兰的言语中透着浓浓的怀念。

目前,嘎查里还有5家民宿正陆续建设完毕。几个民宿老板经常凑在一起上网课,学习民宿经营理念,交流学习心得。

“明年旅游季,我们一定能有一个可观的收入。”和平自信满满。

据不完全统计,海力森嘎查现有常住人口1463人,文化旅游村项目已吸引百余人返乡创业。

据介绍,兴安盟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已正式启动,建立了古树名木GPS定位、树种、科属、树龄、起源等数据库档案,并采取修筑围栏、砌筑树池、设立支撑、树洞腐木和害虫清除、复壮等保护措施,使受损古树名木重新焕发生机。

“夫妻树”、老古树……这些古树名木用年轮呵护着当地生态,赓续着城市的历史文脉。

生长于阿尔山市三角山边防哨所旁的樟子松,是兴安盟境内仅有的1株名木,树龄37年。1985年春天,因救战友牺牲的哨所连长李相恩的妻子郭凤荣,为了表达对丈夫的思念种下这棵树,后来被官兵们称之为“相思树”。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官方表示,兴安盟将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古老的历史故事,进一步丰富旅游资源,拓展旅游业态,吸引更多游客寻奇探幽、观光打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新华全媒+丨稳中有进显韧性创新发展释潜能——2022中国经济观察之外贸篇下一篇:生态逐渐恢复可可西里无人区重现藏羚羊迁徙震撼场面>
0.11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